首页 > 凯发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词人在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59    次浏览

昨晚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这次,诺贝尔将文学奖颁发给一个流行音乐人,让很多人都大感意外。不过,翻看鲍勃?迪伦的作品,又会认为,他是一个值得褒奖的诗人。作为音乐人,鲍勃?迪伦在美国已经红了50年。在美国流行音乐历史上,鲍勃?迪伦的歌,与猫王、披头士乐队并成为西方流行音乐“三大巨头”。1961年,21岁的鲍勃?迪伦写下了很著名的歌曲《Blowin’in the Wind》,这首歌也是我们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听到的那首。在这首歌中,他一连问了12个问题。 鲍勃?迪伦的获奖,似乎在告诉我们,文化领域无边界,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潮流。陪跑20年,终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在1996年、2006年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0年,里克斯在BBC节目中指出,鲍勃?迪伦可以称之为一个诗人。2004年克里斯托弗·瑞克斯发表了《迪伦的原罪观》,将迪伦的歌词放在更为广阔的神学和文学框架中讨论,认为他的歌词是不朽的诗歌,可以与济慈、弥尔顿相提并论。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普利策特别荣誉奖,肯定了他作为诗人的文学成就。英国《卫报》这样评价他,鲍勃?迪伦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音乐唱作人。因他在赔率名单上出现的次数多,与村上春树一起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成员之一。今年,鲍勃?迪伦终于成为继托尼?莫里森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鲍勃?迪伦是天才作词人 鲍勃?迪伦有三个身份:歌手、画家、诗人。这三个身份,都让他取得不俗的成就。现在,他以诗人的身份,登上文学巅峰,震撼了世界。鲍勃?迪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歌词体现了文化性、社会性。鲍勃?迪伦用民谣的手法将时代变化中的个人感觉表达出来,抓住心灵、感官中微妙的特质,用音乐表达。歌词并不是单纯地为时代做赋,而是执着于时代变化中点点滴滴。细腻的情感与宏大的时代结合,让歌词有了诗歌的文学性。美国“垮掉的一代之父”艾伦·金斯伯格曾经称赞他是最棒的诗人。鲍勃?迪伦的《暴雨将至》让艾伦·金斯伯格感受到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力量,他也被歌词中的修辞震撼,那些歌词简直就像《圣经》的箴言一样。他的《随风飘逝》、《手鼓先生》、《政治世界》等作品,奠定了他伟大诗人的地位。一直研究鲍勃?迪伦的学者发现,鲍勃?迪伦通常会将歌词记在一个笔记本上。鲍勃?迪伦创作歌词态度严谨,会进行几十遍的反复修改。他的歌词包含了自由、政治抗议、人权运动、社会评论等,与诗歌不无二致。简单地将他看成摇滚歌手,是很片面的。他歌词中的文学才华,暗藏了他对社会、文化的敏锐观察,也是对美国诗歌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歌手与诗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他为美国音乐传统增添了创造性的诗意表达。”他让音乐与诗歌超越了界限,成为表达人生态度的工具。2003年,鲍勃?迪伦写出了《像一块滚石》,表露他的诗人情怀。《像一块滚石》成为《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尽管,很多人会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民谣歌手感到惊奇。但是回望过去,荷马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都是用来表演、歌唱的。歌曲与诗歌之间,原本就没有明确的界限。像鲍勃?迪伦这样,成为歌手界的诗人,诗人界的歌手,更是诗歌与歌曲之间完美融合的结果。鲍勃?迪伦恢复了音乐与诗歌原本紧密联系的关系。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让鲍勃?迪伦出名,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作词人可能存在的另一种身份。音乐人变文化巨匠,跨界、融合是趋势 鲍勃?迪伦获得过格莱美、全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总统自由勋章、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音乐才华、文学才华、个人形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褒奖。一个人可以身兼数职,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就,可以说,文化行业真走向跨界、融合。其实,即便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鲍勃?迪伦的文学成就也是备受肯定的。多年来,文学研究学者、评论家、诗人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其作品的赞赏,尤其是其诗歌中的宗教主题和神学观念。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主流评论家推崇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此后美国总统也称他为伟大的美国诗人,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为他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1996年,艾伦?金斯堡推荐他提名诺贝尔奖,此后他被数次提名。可以说,西方社会各界对鲍勃?迪伦的发掘、肯定、褒奖,成就了这名伟大的歌手型诗人。反观中国,很少有人关注词作家们的文学造诣、艺术成就,似乎很少从其他领域给予评价。中国作词人很少被关注三天前,中国华语歌曲“词坛泰斗”庄奴与世长辞。他的《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绿岛小夜曲》等作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他与乔羽、黄霑一起被称为“词坛三杰”。尽管,他的歌词优美,深受喜爱,但是很少有人会记住庄奴,也很少有人去肯定他作为作词人的文学成就。这也许就是中国文化行业中的一个怪相:作词人很少被关注。 庄奴一生写过3000多首歌曲。很多作品传唱度高,文学色彩浓厚。《小城故事》、《绿岛小夜曲》、《甜蜜蜜》这样的作品承载了华人在平凡生活中的乡愁、欢乐。但是,庄奴很少能获得与邓丽君同等地的知名度,也没有获得丰厚的报酬。年事已高的庄奴,晚年生活清贫,迫于生活压力,上节目卖歌讨生活。作词人的作品,被制作成好听的歌曲,让很多歌手一夜爆红。但因盗版、版权、地位等问题,很少人会去关注作词人的权益、成就。与鲍勃?迪伦、知名歌手的人生际遇相比,中国作词人的处境并不算好。相比于邓丽君、周杰伦、林忆莲这些著名歌手的影响力,又有多少人去关注庄奴、方文山、李宗盛、林夕等词人的文学造诣。如果歌词与诗歌相联系,那么文化行业发展也应重视作词人的地位与权益,推动词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我们一个启示:文化行业的发展会朝着跨界、融合的方向。诗歌、歌曲、戏剧、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之间没有完全对立的界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为社会大众,更应该将目光投向文化产品创作的源头——作词人、编剧、作曲家等,关注他们作为创作者的诸多特点,让文化行业发展更有活力。附:鲍勃?迪伦作品《像一块滚动的石头》那时你衣着漂亮,青春得意,你扔给流浪汉一枚硬币,是不是?人们喊着说当心漂亮妞,你准得摔跟头你以为他们是拿你寻开心过去你常常嘲笑那些在外面闲逛的人现在你说话不再那么大声好像也不那么自大聪明现在你不得不搜寻你三餐的下一顿那感觉怎么样?那感觉怎么样?你孤身一人,无家可归像一个无名小卒,像一块滚动的石头你进了最好的学校,没问题孤独小姐但是你知道过去你只是在里面喝醉没人教过你如何在大街上度日现在你得去适应这种生活你说对神秘的流浪汉你从来都不买帐,但现在你知道他没卖什么关子当你看透他眼睛里茫然的空虚然后说要不要来一笔交易?哦,你从来没转过身去看见人们皱眉对那些跳跃者和小丑,当他们为你表演把戏你从来不懂得那并不是很糟你不该让别人挨你的踢,都因为你那时你常跨着你的铬黄马,和你的外交家他扛着一只暹罗猫在他肩上你看见时就没觉得那别扭?他的确不在那,只有那只猫他从你那儿拿走所有能偷的东西公主在尖塔上和所有漂亮的人们他们都喝着酒,打着如意算盘交换着所有珍贵的礼物你最好摘下你的钻石戒指,把这宝贝当出去曾经你觉得那么好笑对拿破伦身穿破衣,还有他所说的话语而今他召唤你去见他,你不能拒绝当你一无所有,你也没东西可失去现在没人认得你,你也没什么秘密隐藏那感觉怎么样?那感觉怎么样?你孤身一人,没有回家的方向像一个无名小卒,像一块滚动的石头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